专业强夯施工
24小时服务热线:139-9558-5999
技术文档
技术文档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中拓基础 > 新闻中心 > 技术文档

强夯的工作原理和处理要求



强夯的工作原理: 
        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,强夯地基施工是以10t~40t的锤重从3~40m的高处自由落下冲击路基,使路基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,产生很大的动应力和冲击波,致使土中空隙压缩,土体局部液化,在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(10~40m)内产生裂隙,形成良好的排水、排气通道,使土中空隙水、气顺利溢出,土体随之固结,从而在有效影响范围内提高土基强度,消除黄土湿陷性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强夯工作原理
强夯处理的要求:
     强夯前施工参数的选择和确定是通过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,再根据单点和小区域试夯结果综合确定,主要包括:每击夯击能量、夯点中心距离、每点夯击击数(单点饱和夯击能量)、夯击遍数及间歇时间(两遍夯击之间)、夯坑总深度和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。 
        强夯加固深度根据实行土层厚度和湿陷等级确定。强夯的单位夯击能量,应根据地基土类别、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,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。在一般情况下,对于粗颗粒土可取1000~3000KN・m/m2;细颗粒土可取1500~4000KN・m/m2。夯点的夯击次数,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,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:   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。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。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。 
 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,一般情况下,可采用2~3遍,最后再以低能量夯击一遍。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。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。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的间隔时间,应不少于3~4周;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土可连续夯击。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处理的宽度和深度及结构物的类型,采用等边三角形、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。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5~9m,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与第一遍相同,也可适当减小。对于处理深度较大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,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。 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。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/2~2/3。并不宜<3m。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,提出强夯试验方案,进行现场试夯。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至数周后,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,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,检验强夯效果,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。